close

 

20130504001

 

  本書作者佩特‧布朗(Pat Brown)是一個值得受人敬佩的人,因為她為了幫助那些為官僚制度所苦的人,毅然放棄了手語師一職,自學而成了犯罪心理側寫師。對於一個40歲的家庭主婦而言,要作出這樣的改變,需要下很大的決心和有無比堅定的意志。在她的努力下,創立了性侵殺人情報交換組織(SHE),並且得以開辦美國第一套官方認可的犯罪心理側寫與調查分析課程,讓更人認識犯罪心理側寫及了解其重要性。佩特‧布朗是一位很成功、很有才能的女性,亦相信她的學問與經驗甚豐,不然她不會有今天的地位與成就。可是,若僅就此書而言,確實讓人有點失望,因為書中有不少推理,都有不少可酙酌之處。因為書中有不少結論,都是感情因素大於理性分析。以本書第12章——「莎賓娜,父母難以承受的最痛」為例,年僅14歲的莎賓娜被其舅父佛斯發現在家中自殺,莎賓娜的母親潘妮懷疑莎賓娜是被其舅父殺害的。作者分析案情後,認為莎賓娜真的是自殺,原因如下:

 

1. 作者聽了佛斯報案時的錄音,認為佛斯報案時呼吸急促,幾乎無法說話了,如果「他是在演戲,那可真是演技精湛,因為他聽起來絕絕對對是心膽俱碎」。

 

2. 莎賓娜留下了一封三頁長的遺書,遺書的字體是少女風格,又所用的語言和敘事風格亦能反映出少女的思路。作者指出連她「這個犯罪心理側寫師都複製不出以假亂真的少女自殺遺言。假如有個成年男子能寫出這樣有說服力的遺書,不論語氣和筆跡都肖似少女,那他當真擁有驚人的能力。」加上一般而言,刻意佈置掩飾犯罪的犯人,「根本不會寫出莎賓娜在遺書中流露的情緒深度。一般來說,大部份的自殺遺言都很短」,因此,這封遺書不太可能是佛斯偽造的。

 

3. 作者向家屬求證過,了解到佛斯與莎賓娜的感情很好,關係沒有甚麼異常。

 

  作者基於以上理由,認為佛斯是無辜的。雖然我也傾向支持作者的說法,可是,如果就調查案件以言,以上理據的說服力好像不太夠。因為一個大男人是否能模仿少女的字體,或一個兇手殺人後能否裝作歇斯底里般去報案,這些都是個人主觀的想法。過去曾有一些DISCOVERY的刑案節目,談及有一些欺詐師模仿或扮演的能力都很高,所以經常能逃過警方的追捕。又知道有些犯人不知道用甚麼方法,竟然能通過測謊機。因此,若僅以這些理由來說明佛斯無辜,確真有值得商榷之處。

 

  此外,作者於篇章中曾言佛斯是可憐的,是不幸的。我不知道是翻譯的問題還是作者想刻意表現得有感情一點,總之,這樣的表達方式讓我覺得作者不像是在理性客觀的分析案件,反而像是告訴讀者自殺者的家人如何不能接受親人的自殺,又如何將親人的自殺遷怒或怪罪於其他人身上。

 

  作者於書的簡介部份已明言「本書中並未納入我接觸過的多個案件,原因是我和執法單位簽署保密條款,不得洩漏任何資料。」或許是因為這原因,書中所錄的案件,並沒有在作者的分析下成功捉拿犯人的(作者認為他所提出的疑犯很有可能就是真兇,但警方總是因為種種原因而不願調查,所以無法引證作者的分析是否正確)。對於不認識佩特‧布朗的讀者而言,看過此書後,相信也不會特別覺得她厲害。

 

  另外,作者於各篇章中,不斷強調美國的刑事機構如何官僚化、如何受政治因素的影響,作者所言的或許是事實,可是,此書的書名是「向破案高手學推理心理學」,重點不是在「學推理心理學」嗎?怎麼變成了「向破案高手了解美國司法體系的腐敗」?此書的英文名為"The Profiler: My life Hunting Serial Killer & Psychopaths",英文書名雖然沒有中文譯名那麼言過其實,但也與書中實際的內容有多少出入。

 

  希望透過此書學習「推理心理學」的讀者,對此書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失望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qingku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